中原科技网-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


图片《战冀州》   提供:河南戏剧编辑部

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

驻马店市演艺中心 寇中华

 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, 承载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。中国地域广阔,民族众多,各地习俗不同、方言不同,也就形成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、符合当地群众审美习惯的地方剧种。豫剧,就是起源于河南,辐射全国,在一代代豫剧人的努力下,不断改革创新发展,如今已成为从业人员最多、流布省份最广、观众最为广泛的全国第一大剧种。

  戏曲是运用唱、念、做、打等多种表现手段塑造舞台形象的综合艺术。豫剧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等各个行当的表演程式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。其中,武生演员以其特有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唱白,一直颇受观众喜爱。本文仅就自己学习武生行当的实践,对豫剧武生表演艺术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浅显探讨。

  一、豫剧武生的分类

  豫剧自诞生之日起至今,其表演行当主要是沿着“须生”(红脸)和“旦角”的两条线发展,涌现出很多著名演员。但在武生行,长久以来能成名成派的屈指可数,确实令人遗憾。

  豫剧武生大致可以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大类。长靠武生着靠、箭衣、厚底靴等,一般用长柄兵器,讲究威严气度和工架造型,具有雕塑感,代表剧目较多,如《长坂坡》《黄鹤楼》《盘肠战》《南阳关》等。长靠武生一般要求较高,不仅要武功好、功架好,还要有较好的唱念功夫和表演水平。短打武生着抱衣袍裤、薄底快靴和打鞋等,讲究“快、帅、美、漂”,要求身手矫健、干净利索。代表剧目有《翠屏山》《狮子楼》等。

  二、豫剧武生的艺术特征

  武生表演艺术是高难度的艺术,要求演员基本功必须扎实,对包括腰功、腿功、毯子功、把子功、翎子功、甩发功,以及身形、功架等都有严格的要求,而且必须常年练功、坚持不懈。武生演员一般清晨五六点就起床练功,至少两个小时,练嗓子、耍枪棒、练身段、练踢腿,有时候把腿吊起来过头,一吊就是一两个小时……这些都是常人所很难承受的。一些嗓子条件好一点的演员,往往知难而退,放弃武功,只有那些嗓音较差、又不想离开戏曲行的演员才苦苦练功,却又因声腔局限,难成大器。所以,也就造成了武生行当极少涌现唱做俱佳、文武不挡的优秀演员的尴尬局面。

  豫剧重唱。有句老话“一腔遮百丑”,说的就是“以唱为主、以演为辅”的道理。但是,武生则是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行当。既是武生,就不能只具备常人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,而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。打斗场面,武生一定要打出技巧,打得紧凑、打得火爆、打得精准,打出技术含量;而且要扮相英俊,身段优美,表演细腻,气度不凡,能根据剧情设置,准确表现人物心理活动,注意塑造人物形象;同时,还要能唱。比如流传下来的李国范先生的《黄鹤楼》《伍子胥探井》,金德义先生的《南阳关》,刘法印先生的《黄鹤楼》等剧目,均是以唱享誉、唱做俱佳。

  据了解,李国范先生武功精湛,唱腔尤佳。其唱腔“刚柔相济,虚实相生,柔美耐听”,被誉为“豫东第一武生”。李国范先生演戏,以气质取胜,做戏尤其认真,凡是登台演出,即使大雪三尺,彩裤内只穿短裤,一登台就浑然入戏且激情似火,爆发力极强。他年轻时演出,曾三张桌子叠放,上加一把椅子,从上往下连环翻,劈叉落地,名声大噪。他具有非常纯熟的腿功和腰功,演出《八大锤》时,他能一心二用,双手玩出不同枪花,大战的“出手”和“舞下场”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。在演出《黄鹤楼》时,他做工细腻,动静有度,进退循法,72岁时还能倒蹿椅子,成为梨园佳话。金德义先生扮相英俊、武功扎实、嗓音高亢明亮,腔弯也颇值得称道。有“小垫窝”之称的刘法印,常年活动在南阳一带,唱腔以本嗓为主,行腔舒缓刚健,吐字刚劲有力,武功精湛。他饰演的周瑜,发怒咬齿的“嘎吱”声全场可闻,红极一时。这些先生在武生表演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表率,值得我辈后生努力学习、效仿弘扬。


图片《长坂坡 》
   提供:河南戏剧编辑部

  三、豫剧武生的生存现状

  豫剧武生行当奇缺、后继乏人,形势不容乐观。主要表现为:

  戏曲武生行当要求较高,难以学成,加上练功太苦,难以忍受,很多年轻演员不愿入武生行当。培养武生,从学习脚步、圆场、弓箭步、马步、山膀、起云手及手势运用这些基本功开始,到学习展闪腾挪、刀枪剑戟,最后学一出大戏,登台表演,这一系列过程,都必须按部就班、踏踏实实,没有捷径可走,不能急于求成。这一过程显得漫长而痛苦,致使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。

  缺少价值观、艺术观的正确引导。一些青年演员在成长过程中,由于缺少正确的价值观、艺术观的及时引导,面对社会光怪陆离、五花八门的诱惑,以及生活本身的种种难题,不免变得心态浮躁,急功近利,都想凭着一个好嗓子一夜成名,而缺少扎扎实实地学习过程。加上戏曲演员普遍从小学戏,文化程度相对较低,对一些公序良俗不甚理解,甚至知之甚少,缺乏为艺术奉献的精神。现在看一些演员的表演,总感觉似是而非,不那么精彩, 原因就是基本功没有砸瓷实。有的只是模仿,根本不理解这个人物的表演为什么要这样处理,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相关的表演要求, 表演不到位,也就经不起琢磨,不可能带给观众以更高的审美享受。这也造成武生演员的奇缺。

  由于戏曲院团的生存环境还有不少困难,加上武生演员后继乏人,造成很多剧团行当不齐。就河南豫剧而言,现在鲜有剧团排演武戏,留存下来的只是一些能翻跟头的演员,而且就这也参差不齐,不少剧团排演新戏参赛或参加重大活动,为烘托气氛,展示场面,不得不向兄弟剧团借“跟头演员”助阵。一个时期以来,“跟头演员”炙手可热,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。剧团不排不演武戏,致使武生、武旦、武丑行当的演员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。武生相对花旦、青衣、文武小生来说,演出实践太少,领衔挑梁出演主角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。这也是造成武生演员青黄不接的重要原因。

  要解决这些问题,使豫剧舞台剧目丰富多彩起来,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:

  1.加大经费支持,鼓励各豫剧团体积极排演剧目,特别注意排演武生领衔的优秀剧目,增加武生演员与观众的接触互动机会,并通过网络直播、抖音、快手等新型手段,加大对优秀武生剧目和武生演员的宣传,提高优秀武生演员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。

  2.在各类文艺赛事中,有意识增加武生演员的表演空间和奖项设置,鼓励优秀武生演员脱颖而出。

  3.在各类戏曲艺术院校开设武生演员专业课,充分发挥国家艺术基金和名老艺人的作用,开办武生演员培训班,形成培养武生人才的常态化机制。

  4.有序开展武生演员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,增强武生从业人员的社会荣誉感和价值感,切实落实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有关待遇。